地热温泉

中国温泉的起源及发展

  人类与温泉水似乎很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。据记载,最早使用温泉水的是公元前3000年或4000年时埃及。早在公元7世纪时受制于罗马的意大利人,常被认为是“温泉疗法的创始者”。证据是,全们在泉水周遭建筑了许多豪舍,并在政府设专员,研究、探讨、监管温泉源水。而在罗马帝国时更促成温泉水使用率增加,此时代,温泉中心不只是医疗的地方,同时也是罗马军团休闲、取乐的地方。但在当时,人们对温泉的观念还是来自神奇力量、迷信或是信仰,而非真有科学分析的依据。
 
  我国有着悠久的温泉历史文化,秦始皇建“骊山汤”是为了治疗疮伤;徐福出海寻找长生不老药,辗转漂流到了日本歌山县,至今当地仍保留了“徐福”之汤温泉浴场:到了唐朝,唐太宗特建“温泉宫“,诗人也留下了不少创作,描写脂粉美女从温泉出浴的情形:而国内有文字记载开发利用早早的温泉是素有”天下第一温泉“之称的棗华清池。温泉棗这样种由于地下的高温作用而产生的神奇的温水,与其他用各种热能而产生的热水不同的是,它能让人产生一种神秘莫测的遐想。
 
  一、温泉的形成
 
  温泉,就是从地底涌出的天然热水。但是,温泉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?简单的说,大部分温泉者是“处女水”,是因为岩将在地壳内部冷却,形成水蒸气、气体加上温度的变化扣产生温热水。少部分的温泉属于“化石水”,也就是几亿万年前深埋入地底深处的动植物遗体,经过了长时间的分解后便形成了石油和水,具体说,温泉的形成原因如下:
 
  (一)地壳里面的央浆作用或是火山爆发时产生的,因为火山爆发后,就变成了不会有爆发的死火山了,但是地壳动动高起来的地面,地底下还有没冷掉的岩浆,就会不停的冒出热气。如果热气很集中,再加上有缝隙的含水岩层,就会因为热变成了高温的热水,而且还会有蒸气。这种原因所形成的温泉叫做硫磺盐泉,又叫做硫磺泉。
 
  (二)地面水渗透的循环作用产生的,就是雨水下到地面时,往地底下渗透,变成了地下水。但是地下水受到地壳里面的热气影响就变成了热水,当热水温度变高,就会冒出地面形成温泉。这种原因形成的温泉大部分出现在山谷中,叫做碳酸盐泉。
 
  二、温泉的定义和分类
 
  (一)温泉的定义:温泉,即从地下通出时水温在25°C以上或者在1千克的泉水中含有一定量的规定矿物成份的泉水(即使浊度不够25°C)即为温泉。关于温泉的定义,各国的标准稍有不同。便如,日本的温泉法规定:温泉泉源温度为25°C的矿泉水,而一公升的矿物泉水内还要含有一定物质,意大利、法国、德国欧洲国家是20°C,美国是21°C,而日本与南非则是25°C。(二)温泉的种类:
 
  1、要据浊泉水的浊度不同,温泉分为:34°C以下的低温泉:34°C以上42°C以下的中温泉;以及42°C以上的高温泉。2、以浊泉的酸碱度、渗透压的不同可分为11种类型:单纯温泉、钠纯温泉、钠碳酸氢盐泉、钠盐泉、二氧化碳泉、钙镁碳酸氢盐泉,硫酸盐泉、铁泉、硫化氢泉(硫磺泉)、酸性泉、射能泉(镭泉、氡泉)、和含铝(包括铝铁硫酸盐泉,旧称明矾泉,含铜铁硫酸性泉等)。因为矿泉所含的成分中最多的是盐分,所以1千克泉水中含有1千克以上的溶解成分的泉水被称为盐类泉,而1千克下的(即使含有多种成分)被称为单纯泉。当1千克的泉水中含有以下7种特殊成分中的一种:
 
  1、游离二氧化碳1000毫克
 
  2、铜离子1毫克
 
  3、铁离子20毫克
 
  4、铝离子1000毫克
 
  5、氢离子1毫克
 
  6、硫磺2毫克
 
  7、氧111毫克
 
  均可称为疗养泉。
 
  (三)几种温泉泉质的应用:
 
  1、碳酸泉
 
  这种温泉的特性是水温比较低,能够帮助血液循环,改善心脏及血管的功能,泡这种温泉要慢慢的泡,刚开始泡是冷的,渐渐的就会变热,所以使人全身暖和及舒服起来,而且不会发生心脏跳动变快的现象,对心脏的负担较少,但是有肾脏病及肠胃不好的人,就不适合了。碳酸泉对高血压、心脏病、风湿症、关节炎及手脚冰冷等有改善的作用。
 
  2、硫磺泉
 
  这种温泉又叫做“臭蛋泉“,浸这种温泉能够止痒、排毒及解毒,所以是治疗慢性皮肤病最好的方法,而且还有软化皮肤角质层的作用呢!但是泡这种温泉对那种身体不好或是年纪大的人,就要特别的注意了,而且在泡的时候,最好不要跟肥皂一起用。
 
  3、食盐泉
 
  这种温泉又叫做盐泉,泡了之后,盐分会黏在皮肤上面,可以改善皮肤色的组织,泡这样温泉对皮肤不好的人很适合。食盐泉对有手脚冰冷、贫血、糖尿病及过敏性支气管炎等有改善的作用,不过有肺结核及高血压的人,就不适合了。
 
  4、碳酸氢钠泉
 
  这种温泉对皮肤有滋润、漂白及软化皮肤角质层的作用,女性很适合泡这种温泉,而且对那种烧伤烫伤的人,泡这种温泉也有消炎、去痕的作用。
 
  5、单纯泉
 
  这种温泉比较缓和,而且无色无味,能够帮助血液的循环,有减轻疼痛的作用,很适合年纪大的人泡。这种温泉对中风、神经痛等有很好的功能。三、温泉文化之旅
 
  (一)、温泉这健康文化
 
  东汉张衡在《温泉赋》中曾提到:“有病厉兮,温泉泊焉。”唐太宗李世民《温泉铭》中谈到泡温泉体会:“朕以忧劳积虚,风疾累婴,每濯患于斯源,不移时而获捐。”明代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也说道:“温泉主治诸风温、盘骨挛缩及肌皮顽疥,手足不遂。”温泉中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,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养成生的健康之水。泡温泉可以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环以促进新陈代谢,促进全身毛细血管舒张,神经放松,可减缓疲劳,愉悦身心,是一种健康的静态,是最佳补水时段,温泉水经过地下岩层的过滤,水分子团小,渗透性强,浸浴39摄氏度左右的温泉水中,是一种滋养补水的好方法,而近来流行的温泉SPA就是这个道理。
 
  (二)、温泉之历史文化
 
  中国温泉文化源远流长。秦始皇时温泉就有“骊山汤”之称。北魏元茛在《温泉颂》碑文中先赞温泉为“自然之经方,天地方元医。”唐朝将温泉文化发展到了鼎盛时期。从太宗李世民到玄宗李隆基,每一位皇帝和妃嫔都酷爱温泉,醉心于温泉的养成生取乐。唐玄宗李隆基《温泉言志》诗云:“桂殿与山连,兰汤涌自然。阴崖含秀色,温谷潺¥。绩为蠲邪著,功因养正宜。愿言将亿兆,同此共昌延。”诗仙李白也有一首《安州应城玉女汤作》,其中对温泉“地底烁朱火,沙傍¥素烟。沸珠跃明月,皎镜函空天。”的动态描写堪称经典。白居易一首《长恨歌》:“春寒赐浴华清池,温泉滑洗凝脂。待儿扶起娇无力,始是新承思泽时。”使杨贵妃不仅成为了华清池旅游品牌的形象大使,而且成为了古代温泉文化的首席代言人。唐人风流虽已随风逝,但温泉文化却世代流传。
 
  (三)、温泉之时尚文化
 
  近年来,休闲度假旅游已成为了生活时尚。而温泉度假村由于地处山地处山青水秀之地,宁静而无喧器,景秀而不僻远,因此温泉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首选。温泉的旅游魅力在于:在游玩中体验文化,在游戏中体验健康。无论是三伏烈暑,还是三九寒冬,温泉休闲都能让游人体会到一种身心的愉快,思式。温泉旅游这种不分季节的休闲,不分地域的健康,不分时空的文化,才是生洗中真正的时尚无素。
 
  四、温泉文化发展的四个阶段
 
  第一代温泉文化是洗浴的文化。远古时代人们发现温泉,利用温泉首先从“泡汤”开始,是时“远近男女来此沐浴者,络绎不绝,近泉之地,夏无青草,冬无坚冰,解衣磅礴,水面风生。”水面风生。“是这一代温泉文化的形象写照。
 
  第二代温泉文化是洗浴加游戏,强调温泉之动感丰富的文化。唐明皇帝在清宫《温泉对雪》诗“北风吹彤云飞白雪,白雪乍迥散,彤云何惨烈。未见温泉冰,宁知火井灭。表瑞良在兹,庶几可怡悦”。还有唐阎宽的《温汤御毯赋》写天宝六年“皇帝思温汤而顺动,幸会昌之离宫,越三日,下明诏行蹴鞠之戏”。便是洗浴加游戏的佳作。
 
  第三代温泉文化则是洗浴加休闲的文化,突出温泉是一种休闲旅游。新中国成立以后,随着祖国医学的不断发展,温泉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,在保健及疾病治疗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,在全国范置内建成规模不等的温泉疗养院400多处,病床10万多张,汤岗子温泉在着全国最大的综合理疗医院,占地面积64万平方米,床位1245张,每天可治疗5000余人,收治骨关节、运动系统、神经系统、骨外科、皮肤科、妇女病、老年病等47种疾病患者,有效率在95%
 
  以上。广东从化温泉环境优美、水质良好、医疗技术精湛。“梅花开后桃花开,绿竹青松夹岸来。唯有荔枝园更好,林中喷出暖泉来。“朱德委员长到从化疗养后就留下这一首名诗。许多港澳台同胞、爱国华侨到此游览后都惊叹”五岭群峰连叠翠,流溪湖水济羊城。冬梅夏荔十三景,配与庐山论短长“。
 
  第四代温泉文化是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,在我国出现的更新、更高层次的新一代温泉文化,是最具包容性的温泉文化。随着社会大众对健康的重视而闪亮登场,20世记以前的温泉,是属于疗养概念的温泉。而随着经济发展,旅游将不再是少数人奢侈的生活方式,而是一种大众化的活动,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,我国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,人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闲暇,“双休日”以及一年3个旅游黄金周的出现,人们一年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多达114天,又随着“将励旅游“、带薪休假等旅游鼓励措施不断出台,这为人们提供了充足的休闲时光,21世纪必将成为以健康,放松为目的和主要特征的度假、休闲、养生、旅游的新时代。